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好,我是俞敏洪。首先热烈祝贺这一次学习力大会的顺利召开,由于我本人在外出差,所以实在是没有办法和时间参加大会。
但是这样的大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从几万年前开始就开始自学习,学习到今天。在学习里经历了千变万化的变化,有着革命性的挑战。到今天为止,人类面临着革命性的另外一次革命。现在的学习已经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种知识的革命或者知识的聚集和知识真正个性化应用的时代。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之所以从动物走向人,跟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来自于人类的学习能力。人类的学习能力来自于人类产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到底是由什么产生的?是因为基因突变还是人类日积月累自己的经验所产生的进化,我们现在的科学还没有最终的结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到今天的发展过程中间,人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是越来越快的。当人类知道用一块石头作为工具砸开自己想要吃的果实或者应用工具打猎的时候,从人类开始使用这个工具到最后人类使用铁器的时代,中间经过了几万年的历史。
从人类到打猎一直到最后人类发明自己可以种植的东西,并且饲养家禽家畜,中间也经过了很多万年的历史。我们看到历史的发展是加速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加速的。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是一个语言形成以后,有了团队合作精神以后,到最后有思想,最后研究最原始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到哲学,到最后产生伟大的思想家,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知识的传递在人类有了文字以后,其实分成了深度和广度两个纬度。所谓的广度就是,人类本来的知识是属于极小部分人所有,比如说古代社会只属于技师和极少部分人的阶层,而他们所掌握的少量文字和符号,当作是一种控制文明的工具来使用。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老百姓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是听命于技师或者神巫这样的一些人,来应用他们的知识。
但是,因为文字从口头文字到最后录入到书面文字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表意文字等以后,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传播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一旦文字录入到纸面上,不管是在树皮还是书签上、石头上,认字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可以把人类发展的学习能力从文字录入到纸面上开始进行,到现在我们在背诵的《论语》当中,孔子实际上是写在竹签上的。
文字不光是传播的地域更加广泛,留存的时间更加长,到现在为止,考古对队每一次我们挖出来的竹签上的文字等等,都是流传下来几千年的文字记录。
但是我们也知道,文字书面的流传,由于原始社会的各种状况和地区的不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切割,比如说秦帝国和汉帝国之间没有发生太大的关联,原因是因为那个时候中间阻隔了千山万水。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发现知识传播的广度变得更加容易,像印刷术开始出现了,印刷术出现以后,人类原来需要手抄一些文字,但是一台机器可以一夜之间印制出去几千本、几万本书来的时候,必然随着世界的流通、商人的走动,把文字带到世界各地,所以世界知识的交融开始进行。到现在为止,我们学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其实是从印度传到阿拉伯,再从阿拉伯传到欧洲,这样的数字模式。
总而言之,印刷术的传播,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交融、知识的交流变成一个重大的学习状态。
我们中国的数学、物理、化学原来都是没有的,中国原来的科举考试只是考一些四书五经的东西,所以中国人的思维非常狭隘地被限制在了四书五经和优秀的诗歌散文中。但是我们都知道,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和美国散布着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来自于交融和交流。
知识广度的进一步传播,在有电视的时候显得更加容易,同时认字、不认字的人都能得到知识的涵养,理由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他听声音和视频就可以学习。
再进一步的完善,作为知识革命或者人类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的爆发时代,就是互联网的产生,互联网的产生所带来的对于人类学习能力的影响一直延迟到今天。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搜寻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而且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是不需要你搜寻就可以推送到你的面前,那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情况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知识够不够的问题,而是知识信息爆炸以至于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知道怎么应用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微信,但是在微信上每天可以搜到的文字、文章和消息估计有几百条或者上千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类后面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对我们也是提出了一个比较重大的挑战。从知识广泛的散布程度来说,人类基本上到了极致状态,人类之间的知识已经没有任何的屏障,也没有隔阂,如果说还有的话,只是我们太阳系中间的人类,和另外一个太阳系,另外一个地球上的人类交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信息的传递,我估计这件事情在未来也会发生。
我相信宇宙中间,大千世界,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地球存在,也不仅仅是只有一个人类存在,科幻小说像《三体》已经写了,我们人类和外星人发生感召以后,我们的智商和知识的结构不如外星人更加强大,最后所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后果。这是从知识广度的传播上来说。
紧接着,人类的学习不光是追求广度,因为所有的这些产生来自于一个核心就是人类的好奇心。人类的好奇心和学习力,除了从知识的广度上来衡量以外,毫无疑问都会往深度上走,我们会挖得越来越深。所以在亚里士多德时,亚里士多德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的一生,在那个时候,人类的知识大爆发的时代,所有的人类对人类的知识并不是深挖,首先要理解、懂得。后来人类发现,如果要在知识方面进一步深挖,必须要进行分工。就像后来福特汽车发明了流水线,每一个工人只要干一个阶段的活,就能把一辆汽车组装起来。人类整个知识的大集合,是一个承担不了的,为什么?因为知识信息在爆炸。
在这个前提之下,人类到底应该做什么?毫无疑问,应该是知识的分工。所以人类知识的分工,尽管一直到本世纪才真正完成最细化的分工,但是这个知识的分工从古代就开始了。古代有一个学者是专门研究天文学的,有的学者是研究物理的,有的是研究物理的,有的是研究数学的,有的是研究历史的,我们看到的时候,越往后推,越综合性的人才越来越少。比如说到了爱因斯坦的时候,爱因斯坦也喜欢拉小提琴,但是他的专业是物理学,而且物理学不是广泛的物理学,是一个他自己专门研究的相对论和量子的方向。
正是靠着人类知识广泛的传播和一部分人类对知识专门的深挖,和广度和深度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我们人类所面临的强大的知识体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深挖,使世界上在各种人之间,最尖端的作家。
到现在为止,人类突然发现面临着一个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计算能力的兴起、大数据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兴起,我们突然发现任何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某一个领域去做事情,已经是完全不太可能了,比如说教育领域。原来我们的教育领域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进入教室上课,再准备教材,这就是把教育领域的事情大部分完成了。但是我们现在发现,教育如果再以原始的方式去做,毫无疑问,你会被整个世界隔离开来。人类的知识已经再次到了什么?从分工又走向合作的时代,在我们普通的任何一门课的教学中间,都有搀杂着其他课程的内容,我们任何一个知识的研究,都不得不借用任何一个知识领域的专业能力。比如说对于教育的研究,现在大量地应用技术。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除了生物学以外,也大大地用了计算能力和计算工程。使人类从分工走向协作。
到现在为止,人类大脑的成长速度以及人类大脑可以接受信息的速度,从古代开始到现在,并没有真正革命性的改变。比如说到孔子那个时候,他们是背一千字的一篇文章,到今天我们能背一万字的文章,说明我们人类的大脑在长进。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古时代的一千字,到现在我们也可以背一千字,最多借助一些机器,也能到一千一百字。所以人类的智商、潜力、思维能力在某种意义上,都不一定能够比古代的人上升多少。人类的发展速度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呈指数型的增长?就是人类知识的集合所带来的巨大改变,而且人类知识的集合已经不仅仅是人脑或者单个人脑的记忆来结合,通过人员之间的结合,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结合,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结合,最后完成了人的学习力大幅度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提升。
毫无疑问,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我们所发明的一些新词,对我们人类未来知识学习进一步的提升是有着重要的帮助。比如说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如何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人能够个性化地更好地提供自己的学习能力。毫无疑问,这是我们面临着革命性的时代。
如果说原来移动互联网只是让我们人类的知识传播速度和知识接纳距离变得非常广又非常快,今天我们面临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时代,是对我们知识的改变时代。比如说大家现在在读新闻的时候已经发现一个现象,你如果在新闻中总是输入那几个关键词,后面再打开这个新闻APP的时候,你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新闻都是你原来输入的关键词经过了人工智能的筛选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知识已经不仅仅是你主动地去选择,通过你自己主动的知识体系的架构,会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全世界各个方面的东西越来越来到你的身边。
这个时候人类面临一个问题,原来我们是主动寻找知识,寻找知识过程中会进入到不同的领域,由于不同领域的结合你可以产生更多创新创意的想法。刚才说了新闻推送能力,推送的总是你感兴趣的新闻,实际上你可能也感兴趣,却并没有推送给你的新闻,有可能就会忽略掉。也就是说人的思维会不会变得越来越窄,也是大部分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体系。
一方面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使我们的学习进入到革命性的改变,孩子未来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孩子未来学习的方便性会变得越来越方便。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说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孩子真正失去了主动寻找知识、挖掘知识,在寻找知识、挖掘知识的过程中,表面上是浪费了时间,但是却加强了他们整体上的综合能力、辨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我本人对未来出现的人工智能对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知识创新所带来的影响,我认为现在不好评估。一方面它确实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变革和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价值观的改变。另一方面,它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后遗症,这件事情我们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讨论,也没有科学家进行太深入的研究。但是,所有这一切的来往都是不可阻挡的,不可阻挡的来源之一到最终,还是威胁我们人类的存在,因为人类的好奇心永远不能满足,人类的渴望也永远不能满足,这种渴望和好奇心推动着人类一路向前,通过人类自己发明的东西,进一步使人类向前的时候变得更快。但是这样的东西,到底最终能把人类推向何方?我们需要认真地探讨。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知道,随着人类学习力的提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随着人工智能的产生,人类幸福生活的能力和快乐生活的能力,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和方便性,物质的更加丰富性,对世界的更加广阔的了解,毫无疑问是越来越进一步的。我们也希望,未来人类的学习力能沿着人类更加幸福、更加快乐的方向推动着人类的前进。
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大家在学习力大会上能够有所收获,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