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教育创新的实践之路

朱晓平

立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我今天听了一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个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往前发展,随着发展,科技会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所以我们的学校和爱乐奇结缘已经有八年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现在所有的教材都使用爱乐奇教材。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时候,我们今天听到了很多AI概念时,越来越多的科技进入到我们的学校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方向。未来所有的东西会越来越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觉得,教育除了往高科技方向发展以外,可能还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就是要更多地回归人的内心的伸出,也就是我们心灵层面的东西。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教育越来越多地去教育头脑的东西,但是我今天更多地想让大家接下来的20分钟用心感受演讲的内容,让我们回归内心的心灵层面,让我们来看看怎么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然后把我们的教育虽然可以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但是我们还是要走进他们内心的层面。所以教育其实在很多的细节之处。

刚才主持人讲了一本书叫《微教育》,上面有一句话叫教育在细微之处。当时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希望我们在关注成绩、知识的时候,可不可以再关注一下我们不知不觉给到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天中午很荣幸能够跟上午的主场嘉宾,来自MIT的黄教授做了一个沟通,我当时问他一个问题,我说请问从小到大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他想了想告诉我,在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个英语老师对他的帮助很大,因为当时他从北京搬到上海的时候,那时候北京还没有学英语,但是上海已经开始学英语了,所以他完全跟不上。那个老师每天早上早一点到学校来给他辅导英文,他说这个对他的人生影响特别大。

所以我觉得,我们是不是问一问我们不知不觉的细微之处有没有给到我们孩子做教育。

我在学校很多时候会搞各种各样家庭教育的讲座,有一次有一个妈妈让我很感动,她拿了我们的讲座票,但是那天她没有办法陪孩子去,就把那个票跟着孩子在下雨天一起来到学校跟我们老师说,对不起,这个讲座虽然是公益、免费的,我们拿了票去不了,现在把票还给你。我想这个家长给这个孩子内心深处注入了一个非常好的什么叫承诺。所以教育就是在细节之中不断地发生。

在扬州有一个四大名园,其中有一个叫个园,大家有没有发现屏幕上的这两个字是错别字?一个是勤,一个是博。当时是阮元写给当时的元主任,再勤奋都不为多,再博学都要谦虚一点点。如果我们在教育中间把孩子带入环境里面,孩子在环境中间给特做一些解读,会不知不觉地提升。我非常喜欢用爱乐奇,因为在爱乐奇的课后平台,可以让孩子进入到全英文的环境,因为中国孩子学英语最麻烦的事情之一就是缺乏语言环境。所以七年前我听到潘博士的演讲很兴奋,我就找了他,我说觉得你可以解决我们中国孩子在课后学习语言的环境。教育也是在环境中间发生的。

后来我把我的送给了我们当地音乐厅的领导,他看了以后挺开心的,就跟我结了一个缘,说你过来给我们讲一讲课。那天我们到音乐厅做了一场演讲,当时我跟一个音乐家在做一个交流,然后问他,音乐最重要的是什么?除了技术层面还有心法层面,心在这儿的时候才可以拉好。我发现他在后台一直在练琴,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孩子,拳不离口,曲不离手。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未来一定可以借助非常好的教育科技手段,把我们的思想理念以及文化贯穿到我们教育的方方面面。

我有两个身份:第一是立智微教育的校长,我们学校搞了十多年,已经形成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一整套的体系。

我觉得跟孩子们在一起和老师在一起是非常快乐的感觉,有的人说,上班快乐工作,下班快乐生活,我觉得上班即为生活。所以我们能不能把教育融入到生活,跟一群人开开心心做着教育这样一件事情,运用现在这么好的平台给我们提供的教育手段,把更多的孩子可以培养成未来既有使命感又有价值感,又有爱又有智慧的人。

第二个身份是我们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品格专家导师,现在在全国推动孩子们的品格教育。有一个湖南的孩子在课堂里面把老师给杀了,当时就是因为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他不想完成的作业,但是他的学习成绩是班级第一名。我们的朋友圈经常会发现,今天有几个孩子又跳楼了,这样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我现在有这样的缘分,给各个城市,包括教育局、老师给他们讲一些内容,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在抓成绩的时候,在不断地提升我们自己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提升我们自我的智慧。我们要注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研发了这样的一些课程,在全国所有的省都在给他们讲。这个课程已经讲了一年了,爱在生命体系,这是一个家庭教育体系,里面有家庭教育课程,我现在负责的是品格教育课程。

我觉得教育有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我觉得教育孩子应该让他获得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我们要思考每个人自己要的是什么。当一个人的需求不断地被匹配的时候,人们才会越来越幸福。教育里面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然后接下来是品格教育、学科教育。只是现在大部分阶段直接进入到了学科教育,现在大多数的车都在踩油门,但是有没有想过,方向盘和刹车也很重要?

所以我也想,未来可以借助爱乐奇这样一个高科技和刚才看到的很多资本,借助更多资本人的力量和高科技的力量,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以为中国这些孩子内心的深处借助高科技手段给他们种下一个又一个种子。包括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中国贫困山区的问题,几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因为跟父母缺乏连接,能不能用这样的手段未来帮他们实现一些爱的缺失的弥补。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这位教授我非常尊重,陈云教授,是我们社科院好青春的专家,请他在我们学校讲了一个讲座,好青春、好品格、好成绩。他今年已经79岁了,但是还奔波在全国各地,他有一句话“做教育的人不应该老去”。

我们在学校做了很多大型家庭教育的讲座和孩子的讲座,跟你们搞英语矛盾吗?其实不矛盾。因为如果我们能够跟家长在思想层面达成同频共振,在教育层面就可以更好地合作。我们研究很多孩子成绩的问题,其实根本的问题不是知识获取的问题,而是内心不愿意上这门课程的问题。所以我昨天看Andrew Shewbart老师分享的时候,我觉得爱乐奇外教系统很有意思,可以变造型,可以有猫的表情等等,这些过程里面,就让我们的孩子开始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喜欢这个老师,继而就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程。

我们全校都在使用爱乐奇的教材已经很多年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第一排坐的三个人是三胞胎,当时是哈佛少儿英语的代言人。所以让孩子喜欢是上这个课程的前提。

这个课程帮我们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我原来的老师花很多的时间做PPT、链接等等,我说你们现在不要,你们就用我们爱乐奇做的专业的PPT,但是你们花时间走到孩子内心的深处,跟他的内心开始链接。我相信这样我们能够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为他做点事,因为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三个层次,所以三个层次我们都得兼顾。

上次北大的刘峰教授,他是讲多维理论的,他跟我说教育分三个纬度,层次相对比较弱的就是知识教育,然后是文化教育,最高层次是智慧的教育。现在虽然我们普及孩子的教育,但是孩子的教育也要涉及到智慧教育的层面,也就是道德层面。所以我们从今年开完年以后,国家部委颁布了一个文件,叫恢复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关于智慧的文化。时间原因,今天不深度谈。

如何做学生的品格教育?也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比如说我有一次在一个学校讲课,我问孩子们,请问什么是自由?初中的孩子跟我说,老师,想干吗干吗是自由,想不上课就不上课。后来我给他们看了这幅图,我说这是一个山,这个山上面有一个东西叫栏杆,如果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栏杆都给去掉,请问去掉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孩子们说掉下去。我说所以,自由有没有前提?他们觉得自由是有前提的。所以我当时跟他们分享,约束是自由的前提。当孩子把这个想明白的时候,他就知道,所有老师对我的要求,其实是对我未来可以有更好的自由的前提。

我带了一些学生,我说你们得收拾桌子,可能在高科技的今天,我们谈这个是不是有点LOW?但是我觉得这个事特别重要,因为整理这些东西跟心绪是有关系的。王安宁先生讲的心源,我们要回归内心的本源,像大学这么乱,不知不觉有很多隐患的。我的学生跟我出去负责项目,很多事情我让他们自己做,我到大别山跟孩子们讲这些品格课程的时候,我到他们的教室很感动,他们现在虽然在穷苦的一个地方,但是如果他们的心性能够提升,我相信他们的人生也会越来越好。当然,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我觉得我们的学习力大会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我觉得我们的科技除了为我们很多已经走在小康路线上的人服务以外,还可以跟更多的在边远山区的人一起合作,包括我相信今天在现场,我看到了很多的基金等等各个方面的人都集聚过来,我相信可以慢慢把这件事情做的越来越有意义。

我在美国的时候,看了几个老师的交流,这些老师有一个什么眼神?他们眼睛都看着学生。我当时好奇,因为我每次带孩子们出去出团的时候很郁闷,因为我喊了半天他们都没有站队站好,但是我发现,有些国家的孩子的确站的很快,后来我在研究原因在哪里,我们不要指责他们的行为,要研究原因。后来我在他们的楼道里发现了这个,他们也有士修,不管你是拒绝别人还是和别人说话,第一句都是Look at the person,所以教育有时候是在分享细节的地方,道德层面和素质层面是一体的,道可以产生素,但是素中本身就有道。所以让孩子士修的过程也是品格塑造非常重要的一块。这就是王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我刚刚去他的故里,发现他把说的东西都用到了,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知道要看他有没有做出来,检验一个人怎么样的行为,要看他内心深处是怎么样想的。所以我觉得,因为我感受到了爱乐奇这样的使命,八九年前和潘博士和Andrew Shewbart聊的时候,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孩子们学英语的方式,所以叫爱乐奇,爱上快乐,然后学习。

这是我在爱自然生命力体系里做的一天的品格内容,目前正在全国开,每年有上万的学生学这样的东西,也在设计这样的东西进入到公立学校,但是是免费、义务的。

同样,孩子们需要心性和品格的提升,教师团队是否需要?在研究很多学校的时候发现,老师的流动率是这个学校发展巨大的瓶颈,只要这个老师在过去的几年流动率不是太高,这个学校发展不会太差。所以如何培养教师团队是一个问题。我们会有很多思想的教育,毛主席一直抓思想,我们也抓思想建设,我会跟他们讲我们的一些思维方式,比如说主动是什么?是赢得机会的前提。压力是什么?不是痛苦,而是能力提升的方式。工作是什么?绝不是收入那么简单。问题是什么?绝不是麻烦那么简单。资本是什么?绝不是金钱那么简单。我们会通过思想的东西跟老师进行探讨,我们去发现一下工作之间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比如说以利他之心出发,常有好事出现。这是我的感受,我发现总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就会有好事发现。有的人觉得蛮悬,这是在脑袋里,但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内心层面会产生一些东西。当我们上升一个纬度、认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可能我们得出来的结论和原来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稻盛和夫一直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每天提升一下自己的灵魂,让晚上的灵魂比早上的好一点点。要士修,要有计划,有收拾桌子。这些有用吗?现在他们都是自发的,因为他们发现干完这件事情以后效率会更高。我跟他们说,作为校长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们用最少的时间赚最多的钱,以最少的时间赚最多的钱就是以最少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提升效率。

最后还要回归到爱,用心爱,才能来。所以我今天讲的,借助科技,同时我们往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因为我们是老师,我本身是老师出身,所以我有老师的情怀,什么是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感受一下当我们教育学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我们可以给我们学生留下什么。

用心才能感受到爱,我们的教育才能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很多时候我们会讲项目,但是项目背后有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管理系统、知识系统,当然也包括情感系统。我们跟爱乐奇合作了这么多年,非常感谢,一路走来给到我们很多的知识。

同时,爱乐奇背后教育学系统、师资培养系统、市场营销,所以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材问题。我这次跟潘博士合作,未来我会我的团队到爱乐奇的总部,也欢迎大家到我们学校,我们会给老师做一些落地实操的培训。

今天大会是方向性的引领和趋势的把控,回到现在的理念还有一些落地性和方向性的实操,潘博士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希望为我们这个行业做更多的事情。一个学校除了我刚才讲的道德层面以外,有很多术的层面,有文化、制度、流程,还有校宝讲的营销系统、VI系统等等,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所以这些东西没有办法讲。希望今天是一个结缘的机会,可能因为这样我们能彼此地认识,环境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到我们学校,欢迎你们可以到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我们每个月都会搞一些活动。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我们不一定是很大的机构,但是我们希望可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教育每一个孩子。

希望所有的人可以在这么好平台带动下,一起踏踏实实做教育,借助科技的手段,借助我们自己内心的希望,又有道又有术,又有爱又有知识,又有老又有新,把教育这件事情踏踏实实做好。也欢迎大家会后到我们隔壁立智微教育讲台参加我们的一些抽奖活动,可以看看我们的一些相关的东西,我们只是希望把我们的经验能更多地与各位同仁分享,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高手很多,我们相互交流、分享,把教育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做好,一起把这件事情做的越来越好玩,也越来越有意义。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文件:教育创新的实践之路

现场视频

现场图片